月到中秋偏皎潔
白露之后,再有一次月圓便是中秋了。今年的中秋和往年有些不一樣,今年的我走出校園,告別家鄉(xiāng),來到了與故土相隔一千七百公里的海濱城市——廈門。我是個地地道道的陜北姑娘,以前從未久離過家鄉(xiāng),如今一走竟是跨越大半個中國。陜北是山區(qū),黃土高原溝壑縱橫,像極了父老鄉(xiāng)親們一笑便滿是皺紋的臉,黃河流經(jīng)此地時,也要左沖右突,走的百轉(zhuǎn)千回,才終于繞出了這一片高原。看慣了粗獷的黃土和大川,一下子看到遼闊的的東海和秀麗的島嶼,我竟有些看癡了。
算一下時間,來廈門也已經(jīng)快一年了。去年來實習的時候,從延安出發(fā),那時冷空氣已經(jīng)席卷北方,有幾場雪落下了。一路走來,從北到南,從銀裝素裹的陜北走到花繁葉茂的閩南,仿佛時光倒流,從初冬回到了夏末。南方的冬天來得很晚,北方已經(jīng)落雪了而南方還是一派郁郁蔥蔥的模樣。北方的秋天也來得比南方早,秋分——寒露——霜降,葉子由淺黃,深黃直到金黃,還有幾種樹木的葉子大概是不喜歡黃色,結(jié)果硬生生憋紅了臉。金秋一詞本是出自清代魏源《華山詩》之中:‘金秋嚴肅氣,凜然不可容’。在我國古代,有這樣一種看法,世間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構(gòu)成,木主管東方與春季,火主管南方與夏季,金主管西方與秋季,水主管北方與冬季,土主管中央,并扶助木、火、金、水。金秋只是秋天的意思,但后來,秋意正濃之時,樹葉由翠綠變的金黃,金色的金倒也正合金秋的金。
小時候的我對中秋節(jié)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過節(jié)可以放假,恨當然是因為假期作業(yè)了,一天半的假期感覺布置了平時兩天的作業(yè)量。好在小時候的老師們像是商量好布置作業(yè)一樣,不管是哪個年級,相對而言作業(yè)量都是差不多的。住一個大院的小伙伴們早上互相喊起來,圍在院子正中老槐樹底下的石桌上寫作業(yè),互相監(jiān)督,誰也不許偷懶。中午曬的時候,睡上個午覺,養(yǎng)足了精神。下午不曬了就開始瘋玩。行動范圍就是這一個大院子,誰也不敢一個人跑出去,大家都很自覺。到吃晚飯的時候了,就能聽見喊自家孩子吃飯的聲音,此起彼伏,配合著灶里柴火燒出來的青煙,隨著一陣刮過的秋風漸漸地飄遠了。吃完飯也不消停,得消消食啊。爺爺每年春天都種葫蘆,不知道有什么用處,但是堅持不懈,每年都種,葫蘆的枝蔓纏在院里一棵老杏樹上,從初夏結(jié)小指頭大小的葫蘆開始,爺爺就對我們嚴加防范,但是怎么能防得住呢?這葫蘆從小到大沒少讓我偷摘。到了中秋節(jié)的時候,葫蘆的大小已經(jīng)不會發(fā)生變化了,但是皮會微微變黃。老杏樹不高,很好爬,夜色降臨的時候,我就偷偷摸摸爬上樹去摘葫蘆。要是不小心被發(fā)現(xiàn)了,樹下的小伙伴馬上一哄而散,留我一個人在樹上和爺爺對峙。
喜歡過中秋的理由很單純,因為可以放假,許久不見的弟弟妹妹湊在一起玩。姑姑、舅舅、姨媽能回來的都會回外婆家過中秋。我特別喜歡去外婆家,因為在村子里,活動范圍大,可以玩的項目也多很多。跟著外公去對面蘋果山上摘蘋果,山上路邊的青苔已經(jīng)不是春天軟萌軟萌的樣子了,開始發(fā)黃變硬,但是我還是喜歡摳一塊青苔揣在兜里,果樹林里可以撿到很大的蝸牛殼。外婆今年新養(yǎng)的小雞長大了好多,它們小時候毛絨絨、嫩黃色的一團,現(xiàn)在已經(jīng)換上了新裝。起過名字的小黃、毛毛我也都認不出來啦,外婆卻能清楚的分辨出其中的不同。傍晚吃過飯,大人們?nèi)ゴT,去拉家常。幾個小伙伴一起滿村子胡跑,玩的渴了,就去偷人家的西瓜。分不清楚是誰家的地,但是不管誰家的我們只吃一個中等大小的,絕對不糟蹋,吃不完的放在人家地頭上,等會還要拿回家去。有一片玉米地的邊上種著兩株葡萄,平時有玉米擋著是看不見的,這可真是個稀罕物件。以前只吃過葡萄卻沒見過它是怎么長的,葡萄剛結(jié)果的時候只有綠豆大小,后來長大了,有一顆率先變成紫色,我偷偷摘下來吃了,酸的我牙都軟了。中秋的時候葡萄剛好熟透,能甜到人心坎里,中秋的棗也是又脆又甜。外婆家院子西邊是一排的棗樹,這些棗從來不打農(nóng)藥,所以吃的時候要小心可能會吃到蟲。
中秋的月色格外皎潔。四面環(huán)山的小院子,一輪明月懸在上空。仿佛一伸手就能摸到月亮,夜空中沒有星星,璀璨了一夏天的星河今夜被月亮蓋住了風頭。月光傾瀉而下,地上便鍍上一層銀色。鼻間縈繞的是烤月餅的味道、西瓜的味道、蘋果的香氣、為了防蚊身上風油精的味道。中秋節(jié)的月餅可是必不可少的,以前都是自己家烤月餅。花生仁、瓜子仁、葡萄干、紅糖、白糖,用雞蛋、牛奶、食用油和和好的面。家里沒有那么大的烤箱的話,有專門烤月餅的地方,按爐收費。取大小適中的面團,捏成面餅包入餡料,搓圓之后放入模具,壓出來就是形狀規(guī)則花紋漂亮的月餅了。進烤箱之前要記得給月餅上扎兩個小孔,烤好放涼之后,點一個紅點。現(xiàn)在大部分人家都是去超市買來吃,方便省事,自己烤費時費力。我倒覺得還是自己家烤出來的好吃,只是越來越忙,少了不少其中的趣味。
長大之后,有了分離才明白團圓的意義。去年臨近中秋,爺爺與世長辭,從我有了記憶的時候開始就記得爺爺是個老頭,好像他一直這樣,可是我從來沒想過這個老頭有一天會離開。他看起來一直很嚴肅,我?guī)缀鯖]見他笑過,因為院子里的小狗小貓,花花草草,樹上的青杏葫蘆我沒少過和他斗智斗勇。但他從來沒打過我,頂多就是嚇唬嚇唬。爺爺去世最難過的是爸爸,馬上就是團圓的日子了,可我的爸爸再也沒有爸爸了。爸爸的鬢角更加花白了,媽媽的魚尾紋也深了些,我也長得這么大了。沒過幾個月我就離故鄉(xiāng)千里之遙,第一次在項目部過節(jié)很不習慣。特別想家,想家到什么地步呢,不敢打電話,聽到媽媽在電話那頭的聲音就想哭,更不敢視頻。媽媽一說她想我,我就更想哭,只好發(fā)微信聊天,可還是忍不住想家的情緒,偷偷一個人哭。不敢讓我媽看見我哭,我一哭我媽心里難受,也開始哭,倆個人就這樣淚眼汪汪的看著,互相心疼。
馬上又是中秋,又是一個團圓節(jié),西北望鄉(xiāng)何處是,東南月見幾回圓。和爸爸媽媽聯(lián)系一直很頻繁,聊一下最近的工作,問一下家里的情況,叮囑媽媽鍛煉身體,提醒爸爸記得吃藥。告訴他們,我在遠方,一切都好,我會好好照顧自己。平日里,多數(shù)時間都是在上班,加班,或者在學習,努力工作,認真生活,不讓他們擔心。
中秋雖不能和親人一起過,難免傷感,但在項目部過也是一種新的體驗,樂趣橫生。和新同事,領(lǐng)導們一起共慶佳節(jié),談天說地,祈祝家人安康,順心遂意,倒有一種“良辰美景共此時”的別樣溫情。涼夜星辰伴清風,星光夜色相皎潔,待到明月明年地,應(yīng)念今宵笑語時。
今夜, 月色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