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匠心”雕琢房建品牌——中鐵一局廈門公司房建品牌建設紀實
通訊員 王苗苗
2006年6月,肩負中鐵一局區域化發展戰略使命的廈門公司人踏入濱海鷺島廈門,開啟搏擊市場浪潮的偉大征程。十幾年來,廈門公司人不忘初心使命,在充滿挑戰而又異常激烈的競爭環境中謀篇布局、開拓進取、劈波斬浪,在遼闊的“藍海”中,以“傳統施工+投融資”雙輪驅動戰略一步步將剛點燃“星火”的廈門公司打造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福建省建筑業龍頭企業”和“廈門市建筑業領軍企業”,6次榮獲中鐵一局“優秀企業”稱號,成功躋身中國中鐵“三級綜合工程公司20強”。而作為占據總業務量30%以上的房建業務,毋庸置疑已成為推動廈門公司不斷發展壯大的堅實支撐,助力企業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振翅高飛。
穩扎穩打,用房建開疆拓土
十幾年來,廈門公司在堅守公路、市政工程主營板塊穩健發展同時,準確把握行業動態,用房建一次次成功撬開市場大門,經營區域分布福建、江西、河南、山西、廣東5個省份及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
思路決定出路,理念引領行動。2006年6月,廈門公司依靠市政項目起步,后通過一年多專業化、標準化施工和過硬品質,取得了良好口碑,但是經營規模始終停滯不前。由此,廈門公司決定“多條腿”走路,在進一步鞏固和穩步推進市政項目建設的同時,積極儲備人才,總結施工經驗,全力挺進房建領域。2007年9月,廈門公司成功中標廈門嘉禾園·中山醫院地下車庫工程,標志著廈門公司向著競爭日益白熱化的廈門房建市場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成功躋身實現“二次創業”開門紅。隨后的幾年,廈門公司堅定“以品質與口碑贏得市場”的理念,在立足廈門的基礎上,將經營區域逐步延伸到省內的平潭、石獅,陸續中標7個房建項目,房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2018年廈門公司房建業務迎來大爆發,先后中標廈門中鐵諾德逸都、河南商丘市中州新城棚戶區改造、江西萍鄉五陂海綿小鎮和平潭高鐵中心站4個房建項目,工程總造價近60億元。其中,諾德逸都項目使廈門公司首次進入商品房建設市場,并刷新廈門公司房建施工最高紀錄;商丘市中州新城項目打開了河南市場大門,不僅使廈門公司走上棚戶區改造建設道路,更為后續河南平頂山市、濮陽市及駐馬店市等地房建項目順利中標打下了良好基礎。
近幾年,廈門公司積極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參與特殊項目建設,房建項目范圍覆蓋福州、廈門、漳州、潮州等城市。隨后,廈門公司將目標投向境外和特區市場,成立了“海外及粵港澳營銷中心”,打造“一中心三區域”營銷格局,積極開展市場調研、組建專業營銷團隊、儲備經營要素,最終在香港、澳門成功拿下5個房建項目。
敢闖敢拼,用房建轉型升級
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廈門公司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不僅與其質樸勇毅、堅忍不拔的團隊精神密不可分,更與其敏銳的洞察力和敢為人先的魄力息息相關。
2011年,打造“兩岸同胞共同家園”的國家戰略使平潭成為了群雄逐鹿的開發熱土,廈門公司敏銳捕捉到這一巨大發展潛力,迅速調整企業發展戰略,采取BT投資模式成功進入平潭建設市場。隨后,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獨占鰲頭,廈門公司提出“傳統+投融資”雙輪驅動發展戰略,成立了平潭投資公司,精耕細作平潭區域市場,順利中標平潭金井灣安置房一期工程,開啟廈門公司運用BT投融資模式運作房建項目的新篇章,為后面陸續中標平潭5個BT項目、1個PPP項目和2個BOT項目建設提供了寶貴經驗。
憑借著平潭投融資建設的成功經驗,廈門公司順利中標石獅市洋內亭安置房、城北片區安置房、城北小學暨幼兒園、梧園安置房等投融資項目,房建市場版圖進一步擴大,投融資建設水平更加成熟。
順時而動,應勢而為。在項目建設中,廈門公司主動適應建筑行業新商業模式,積極向產業鏈上下游延伸,逐步探索出了一條成熟的投融資項目運作管理模式新路,根據政府、業主需求提出一攬子BT、BOT、PPP、EPC+F等投融資解決方案。在因地制宜推進江西萍鄉五陂海綿小鎮、平潭高鐵中心站站前廣場、平潭海洋科技文化中心等PPP項目商業化運營中,實現了由過去單一的施工承包商向運維服務商角色的轉變,以“投建營”業務一體化推動企業轉型升級。
在此期間,廈門公司緊跟國家重點投資方向,深刻把握市場發展需要,積極探索建筑工業化新領域,采取標準化設計、工業化生產、裝配式施工等手段,建成福建省首例裝配整體式混凝土結構建筑的海滄生物醫藥園,成功邁出了由傳統建筑施工向建筑工業化生產模式跨界轉型的第一步,助力廈門市獲批全國第七個“國家住宅現代化綜合試點城市”。
善作善成,用房建提質增效
十余年房建品牌建設征程中,廈門公司無論是“彎道超車”還是“換道領跑”,始終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用科技創新激活力增潛力,向管理要增量要效益。
2009年6月,嘉禾園·中山醫院地下車庫工程順利竣工并投入使用,該工程創新采用的深大基坑順/逆作復合支護關鍵技術,開啟了廈門市地下工程工藝施工先河,獲福建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使廈門公司房建首戰告捷。
2015年,廈門公司承建完成的廈門生物醫藥園,在提升工程產品質量,把控施工生產安全,節約配套輔助材料,提高施工速度、縮短施工總工期及大幅度減少工人數量和勞動強度等方面均取得了良好成績,讓廈門公司成為廈門市首家對房建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采用裝配整體式施工的“龍頭”企業,工程整體73%的預制率和89%的裝配率位居同期全國之首。其發明專利、裝配式建筑施工經驗,廣泛用于后續中標的房建、管廊、地鐵等項目施工,大大提升工程建設效率。
建設期間,廈門公司提出“集群化管理”,發揮項目群“同城效應”“規模效應”優勢。在平潭實施勞務招標、物資供應、合同管理、資金撥付等“六大資源”的集中統籌管理,實現了區域內“人力資源統一調配,物資設備統一供給,合同計價統一結算,資金集中統一使用”的“集群化管理”雛形,保障了高峰期資源的優化配給,管理體系的高效運轉。在這種“集群化項目管理”力量的推動下,平潭年勞動生產率最高時達到每人1193萬元,刷新了廈門公司歷史紀錄。在河南市場統一協調外部關系、調配內部資源,顯著提高了市場集約化管理和資源集約化配置能力,降低了人力和裝備物資的調配成本,提高了生產效能和社會效益。被譽為“中鐵一局規模和體量最大房建項目”的商丘中州新城項目被商丘市授予“工人先鋒號”,濮陽棚改項目獲河南省“安康杯競賽優勝項目部”,郟縣棚改項目獲郟縣“先進管理單位”榮譽稱號等。
近年來,廈門公司依托“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平臺,不斷加大資源投入與科技攻關力度,獲得房建專業專利授權31項,開發相關工法6項。在“四新技術”推廣應用中,持續推進“信息貫通工程”和“數智升級工程”,平潭海洋科技文化中心PPP項目被福建省住建廳列入全省首批智慧工地試點項目,平潭高鐵中心站站前廣場、平潭海洋科技文化中心在各類BIM大賽中榮獲7項次省部級獎項。
截至目前,廈門公司累計中標房建項目35個,中標總金額約200億元,承攬建筑面積367萬平方米,約占公司總業務量的36%。房建業務儼然已成為廈門公司一張靚麗的名片,為廈門公司茁壯成長插上了騰飛的“翅膀”。今后,廈門公司將在房建領域擦亮名片、打響品牌、成為行家,助推企業高質量發展提檔加速。

平潭高鐵中心站綜合交通樞紐工程

海洋科技文化中心

江西萍鄉五陂海綿小鎮海綿城市創新基地

江西萍鄉五陂海綿小鎮花溪小筑

諾德逸都EPC項目

商丘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中州新城棚戶區改造(三期)工程

郟縣經二路東城市棚戶區改造項目
海滄生物醫藥園

石獅城北小學

石獅市洋內亭安置房

平潭金井安置房項目

石獅梧園安置房

廈門市嘉禾園·中山醫院地下車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