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一意,讓標準化落實落地 ——中鐵一局廈門地鐵3號線南延段項目標準化建設紀實
“標準化,我只服南延段,那個工地是我見過的NO.1,簡直比我這張臉還干凈帥氣。”這是去過南延段項目工地十余次的一位帥小伙兒的評價。
帶著一顆好奇心和一堆疑問,筆者立即驅車前往,一探究竟。
高站位,一馬當先
“比黃金更珍貴的是信心,比能力更重要的是站位。3號線南延段是政治線、引領線,是打造‘智慧、綠色、品質’南延的先行線,作為項目負責人,必須要有這個覺悟和擔當。”在聊起為什么要花大力氣開展標準化建設時,南延段項目負責人趙朋這樣說道。
2022年春節前夕,中鐵一局成功中標廈門地鐵3號線南延段項目3站4區間,該工程涵蓋明挖法、蓋挖法、礦山法、盾構法施工,地質情況及周邊環境復雜。作為老城區、名勝古跡保護區、核心旅游區的重要民生工程,且是廈門島內唯一在建地鐵項目,受到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為更好承擔起這一政治任務,擦亮一局金字招牌,項目部決定主動謀劃,將廈大白城站確定為引領示范站,打造市級以上觀摩工地,將剩下的沙坡尾站和廈大南門站確定為控制標準站,以高定位、高起點、高標準引領項目高質量建設。
同時,為貫徹落實好廈門市軌道交通建設“一條更比一條好”的建設要求,努力打造“百年精品工程”,項目部自中標之日起就大力宣傳標準化建設的重要意義、部署和要求,逐步將“讓習慣符合標準,讓標準成為習慣”理念深入人心。另外,在勞務隊伍招標和競標中也提出了標準化建設相關條款,從源頭上扭轉參建人員對標準化建設的“抵觸情緒”,為推進項目標準化建設統一思想。
高要求,一往無前
思想先行,行動緊隨。在大力宣傳標準化建設后,擺在面前的一個最大問題是:廈門市軌道集團提出的只是總體要求,沒有整套的、拿來就能用的現行標準。怎么辦呢?
對此,項目負責人沒有一絲動搖,立刻作出安排部署:“沒有標準,我們就想辦法創建標準,有標準,我們就再提升、再優化,務必在不提高造價的前提下,高要求、高標準達到效果。”接下來的一個多月時間,他將標準化施工策劃與項目策劃同部署、同落實,多次帶領項目管理人員、班組主要負責人到優秀地鐵項目對標學習,總結以往經驗,夜以繼日研究廈門市、福建省關于環境保護、噪聲排放、市容衛生、建筑垃圾管理、建筑廢土管理、施工標準化等標準和條例,提出南延項目標準化建設框架,組織各部門共同討論,編制出了一本3厘米厚共計三百多頁的《南延段標準化施工策劃書》,涵蓋了安全、質量、文明施工、環境保護、迎檢管理等標準化建設的方方面面,為后期項目標準化建設落地提供了行動指南。
不做則已,做則至全。在之后的2個多月里,項目團隊因地制宜、合理謀劃,在策劃書初稿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先后修改了3次,并編制了《管理提升策劃方案》,提出了53條具體措施,助力標準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高質量,一絲不茍
南延段項目書記李從鋒在采訪中談到:“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標準決定質量,有什么樣的標準就有什么樣的質量,只有高標準才有高質量。對此,我們深信不疑、貫徹落實,不放過每一個細節。”
手下一著子,心想三步棋。為了在狹小的場地內統一標準、提升工藝、保證質量,項目部遵循“臨時工程按永久工程施工”的標準,高度重視平面布置,對各個部位進行設計,實行區塊化布置、系統化管理。將辦公、生活、生產、儲存等6個區塊采用動靜結合、立體交叉方式布局,再配置門禁、沖洗、監控、巡檢、排水等12大系統,生態環境、工程進度、企業形象、節約成本等均得到了保障。為優化施工順序,合理布置設施設備,不僅有平面布置方案CAD圖,而且同比例生成效果圖,必要時用BIM碰撞檢查空間的合理性,經多次討論、審定、確認后作為現場標準化施工依據,嚴格控制施工質量。
凡事要盡心,事事要用心。在項目駐地及各站點建設中,項目部繼續秉持這一理念,結合現場地理情況及地域文化,打造出了“一站一景、一站一色”的地鐵臨建特色文化。沙坡尾站以紅色為主色調,仿照周邊南洋騎樓、紅磚古墻之貌;廈大南門站以橙色為主色調,與廈大嘉庚風格融為一體,呈現山海一城之美;廈大白城站及項目駐地以藍色為主色調,彰顯陽光沙灘、健康奔跑之勢。同時,還根據地域特色,在圍擋設計、圍擋內五小設施(大門、廁所、加工棚、倉庫、休息室)、隧道明洞等處統一標準、交相呼應。
棋高一著,全盤皆活。在安全控制方面,項目部采用全高閘實名制門禁系統、雙開門電箱、裝配式移動配電箱、安全積分超市、電焊一體化小車、微型消防站、旱煙收集器、汽車吊共享枕木、流動式起重機等,自主創新設計臨邊防護設施,編制安全管理制度匯編及各工種安全操作規程,加強特殊作業、應急救援、風險分級管控、安全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性工作機制。
在質量控制方面,項目部使用泥漿循環及泥渣分離系統,達到泥渣不落地、循環有系統的效果。鉆孔樁樁頭破除采用樁頭整體破除施工技術,在樁頂混凝土段的豎向鋼筋使用PVC管保護套裹住,隔離混凝土對主筋的握裹效應,后續破樁頭時只需將樁頭處的混凝土鑿斷,即可使用起吊設備將整個樁頭吊離。另外,項目部還使用了地質雷達車及QV檢測技術對片區內路況、管線進行掃描,掌握地下空洞及管線實際情況,發現問題超前處理,保證管養范圍內路面質量及周邊房屋安全。
高標準,一諾千金
“最驕傲的是我們這個智慧工地指揮中心,被評為廈門市2022年度智慧工地試點優秀項目,還是福建省第一批智慧化建設試點工地……”南延段項目安全總監高遠帶筆者邊參觀邊自豪的講解著。
行百步者半九十。當標準化建設宣傳、策劃、落實工作塵埃落定后,最重要的就是日常管理。除各項規章制度和管理舉措外,項目部還在廈大白城站專門建造了智慧工地指揮中心。一樓的智慧展廳,將“物聯網”與“互聯網”整合在一起,實現了工程項目信息管理、人員管理、安全管理、文明管理、材料管理及機械設備管理等有機統一、動態監測,提升了智慧化、信息化管理水平。頂樓設置的工地指揮中心,便于日常檢查、觀摩等人員一覽站點全貌,了解項目重要性、重難點及標準化建設成果。自2022年開工以來,該站點迎接了國務院農民工工資檢查、國家文明城市檢查,福建省住建廳、質監站等多家單位檢查,廈門市四套班子調研及眾多單位觀摩學習,受到了高度稱贊,被推薦為福建省重點項目對外“形象窗口”。
因標準化建設成效顯著,項目部各項工作變得更加順暢,各種榮譽也接踵而至,獲得廈門市“無欠薪標桿項目部”、廈門市“五一先鋒號”、廈門市“揚塵考評第一名”、中國中鐵綠色施工科技示范工程、中鐵一局“紅旗黨組織”稱號等;在廈門軌道集團半年度信用評價中兩次獲得第一名好成績,被授予“重合同守信用單位”金色牌匾;在中鐵南方投資集團信用評價中取得第一名好成績;工程建設亮點等被工人日報、廈門晚報、廈門日報等多家媒體相繼報道。
近年來,流傳一句話:三流企業做產品,二流企業做品牌,一流企業做標準。標準之爭被經濟學家稱作“贏者通吃”,誰把住了標準,往往就把住了產業,把住了市場競爭主動權。雖然不是一個企業,但是南延段項目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個道理,期待后續更多精彩。

項目部駐地

智慧工地指揮中心

鋼筋加工場

工地大門

施工圍擋

施工現場

項目榮譽墻一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