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鐵一局五公司兩項工程榮獲全國綠色建造水平二星級評價
陜西寶雞訊:近日,中施企協2025年第一批工程建設項目綠色建造施工水平評價結果公布,中鐵一局五公司承建的湖南芷銅高速公路土建3標、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土建施工05工區,兩項目同時榮獲全國綠色建造施工水平二星級評價,標志著“一局隧道”品牌綠色建造施工水平邁上新臺階。
全國綠色建造施工水平評價是對工程綠色施工、綠色建造等方面工作成效的綜合評定,也是國內建筑行業綠色建造方面最具權威的榮譽認證之一。
中鐵一局五公司全面貫徹習近平經濟思想、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新發展理念,踐行綠色建造,把“一局隧道”品牌建設與綠色發展、生態發展、可持續發展有機結合,以創新為引領,打造綠色建造新窗口,為落實“雙碳”貢獻力量。
在芷銅高速公路建設中,中鐵一局五公司主要承擔全線重點控制性工程——椿木山隧道的施工任務,該隧道為當時湖南省在建第一長隧,全長6.15千米,最大埋深627米,全隧集夾層破碎帶、突泥涌水、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于一體,安全風險高、施工難度大,隧道共發生涌水突泥、軟巖變形等險情近百次,隧道單日最大涌水量達2.8萬方,可灌滿12個標準游泳池。
項目部以打造優質耐久、經濟舒適、生態環保、人民滿意的“平安百年品質工程”為目標,針對椿木山隧道特點,強化技術攻關,施工按照“三工三保、一隧十線、一法三配套”的原則組建生產作業線,即“以工裝保工藝、以工藝保質量、以質量保安全”,按照超前地質預報、開挖、支護、噴錨、仰拱施工、防水板鋼筋、二襯、檢測、養護、溝槽施工十條作業線進行配置,落實工裝配套、人員配套、工藝配套。同時,采用隧道信息化管控、防水板電磁焊接工藝、二襯高分子可視化端模技術、風冷式止水帶焊接工藝、鋼筋卡具等工藝,通過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克服諸多困難,實現了隧道施工快速開挖、快速支護、快速襯砌、流水線作業,為高速公路特長隧道建設管理實踐積累了經驗,彰顯了“一局隧道”品牌實力。
在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建設過程中積極踐行“雙碳”理念,進行技術攻關,優化施工方案和工藝流程,通過“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達到改善作業環境,降低勞動強度,減少施工污染,資源重復利用的目的。全國首次大規模應用“大跨暗挖地鐵車站主動支護技術”克服施工風險。利用BIM技術仿真分析模擬裝配建造工藝及工裝設備,通過自動化監測數據實現裝配式地鐵車站不同受力體系轉換中基坑與結構受力數據的自動采集、處理與分析,創新應用裝配式拼裝臺車、裝配式智能門吊等工裝以及隧道盾構法強制對中裝置,攻克裝配式地鐵車站全鏈條技術,建成當時全國最大規模裝配式地鐵車站——九頂山路站,該車站預制裝配段總長220米,拼裝總重達2.48萬噸。
在暗挖段施工中應用水壓爆破替代傳統爆破方式,每一循環平均減少用藥量22.2公斤,粉塵濃度降低30%;隧道二次襯砌施工采用自動布料澆筑臺車,臺車頂部采用自動布料澆筑系統,只需一至二人在臺車上遙控操作,即可實現分層逐窗澆筑,有效節約人力資源。發明一種模塊化裝配式圍擋,極大提高了工程圍擋的重復利用率。發明裝配式圍擋基礎安裝定位裝置,避免了相鄰基礎構件在安裝過程中相互間的磕碰,起到了成品保護作用。
據了解,2024年青島地鐵6號線一期工程獲第十屆ITA TUNNELLING AWARD (ITA隧道獎)。

芷銅高速公路

九頂山路站

裝配式地鐵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