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廈門沈海高速項目承辦業主“質量月”橋梁下部結構標準化施工觀摩會
福建廈門訊:為全面推廣、交流橋梁工程標準化施工的先進經驗和創新成果,助推工程建設質量安全水平整體提升,結合全國第48個“質量月”活動主題,9月16日,由廈門路橋百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主辦,中鐵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沈海高速杏林互通及接線工程(國道324復線-仙靈旗隧道段)項目經理部承辦的“質量月”橋梁下部結構標準化施工觀摩會在項目施工現場舉行。
觀摩會現場彩旗招展、秩序井然,廈門路橋百城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建鋒、各建管部及廈門路橋百城下屬在建項目監理、施工單位等70余名代表齊聚現場,共同觀摩交流。項目講解員從工程概況、要素保障、標準化施工、安全質量管控、信息化技術應用、黨建文化等多個方面,全面系統地介紹了項目標準化施工流程及質量把控的各項措施,重點展示了全封閉式墩柱施工防護平臺、墩柱自動噴淋養護系統、橋梁支架抱箍法施工、卸落塊等多項工藝亮點。觀摩期間,觀摩團頻頻駐足,細致察看工藝細節,積極拍攝記錄,并與現場技術人員就關注問題展開熱烈討論,氣氛活躍。
陳建鋒對此次觀摩會中展示的標準化施工和質量把控措施予以高度肯定和贊賞,并表示此次觀摩會旨在搭建一個交流經驗、分享成果、共同學習的平臺,號召各參會單位積極借鑒先進經驗,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進一步夯實質量意識,將質量理念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全力打造品質工程、精品工程。
此次觀摩會是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弘揚工匠精神的具體實踐。廈門沈海高速項目部將以此為契機,持續強化橋梁下部結構實體質量控制,不斷提升施工標準化與精細化水平,推動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和標準化施工再上新臺階。
據悉,沈海高速杏林互通及接線工程(國道324復線-仙靈旗隧道段)項目的建設將串聯沈海高速、國道324線、國道324復線等重要干線,實現集美區北部鄉鎮快速通達沈海高速,打通廈門與漳州、長泰的最便捷通道,對強化廈漳同城交通聯系,完善閩西南協同發展總體布局規劃,推動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墩柱全自動噴淋養護工藝:項目部對墩柱采用的全自動噴淋養護系統,該系統由蓄水箱、水泵、噴淋養護管道等部件組成,通過噴淋管道的多個噴頭對墩柱表面進行均勻的噴淋養護,還可控制養護時間和頻率,該系統擁有高效節能、養護質量優、安全可靠、適用范圍廣等優點,是一種高效的混凝土養護技術,可廣泛應用于橋梁墩柱等結構的養護。
全封閉式墩柱施工防護平臺:全封閉式墩柱施工防護平臺由標準節段框架、封閉防護網、操作平臺、上下爬梯、連接鎖定組件等部件組成,并設置有防墜器、安全繩掛點等安全防護組件,此項技術以“模塊化疊加”為核心,提高墩柱施工安全系數為目的,具有安全可靠、施工靈活便捷、適配性廣泛、周轉率高等優點。
橋梁鋼管立柱抱箍連接體系:項目部現澆梁采用鋼管柱貝雷梁支架體系,每根鋼管立柱的平聯和斜撐采用抱箍形式連接,抱箍與鋼管立柱環抱,且設有預留螺栓孔,再使用“螺栓+墊片+雙螺母”進行機械連接,此項工藝的優點為受力可靠、周轉效率高,且施工過程中能夠有效減少對鋼管立柱和墩柱表面的損傷,有效提升橋梁施工標準化程度。
橋梁鋼管立柱卸落裝置:項目部在橋梁鋼管立柱頂部設置卸落裝置,卸落裝置采用側向調節方式,通過一根φ32精軋螺紋鋼配套四個套筒來調節高度,最大可調節10cm,相比較傳統沙箱受壓易凹陷、支架標高不穩定等問題,該裝置具有調節精度高、結構剛度大、安拆操作便捷、防水防潮耐用等特點,且能夠精準修正支架在荷載作用下的沉降誤差,有效提高材料利用率。
無人機巡查技術:項目部設置有無人機機巢,可實現方圓5平方公里的高效巡檢覆蓋,且無人機每日對施工現場進行不少于6次的巡查,通過高頻次的巡檢不但能有效的監測現場施工動態,實時監督施工進度,還能夠及時糾正現場不安全行為,將現場隱患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不斷提高安全生產管理水平。

觀摩現場

觀摩現場

墩柱全自動噴淋養護工藝

全封閉式墩柱施工防護平臺

橋梁鋼管立柱抱箍連接體系

橋梁鋼管立柱卸落裝置

無人機管控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