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身邊的工匠】以匠心守質量 以實干筑根基——記G577精伊線SG3標項目試驗室技術主管王誠
在中鐵一局三公司G577精伊線SG3標段的施工現場,有這樣一個身影,穿梭于工地現場與試驗室各科室之間,用精準的檢測數據為混凝土工程質量保駕護航。他就是項目試驗室技術主管王誠。
2020年7月,王誠從陜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畢業,懷揣著對工程建設的憧憬踏入了中鐵一局三公司的大門。剛入職不久,他就展現出了對工作的高度負責和出色的業務能力。在蒲百二級路項目,他負責土工及原材料檢測工作,以認真嚴謹的態度把控每一個檢測環節,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憑借優異的表現榮獲2020年蒲百二級路項目“質量管理標兵”稱號,這一榮譽也為他以后的工作提供強大的動力。
2023年,王誠來到G577精伊線SG3標段項目,從事原材料檢測工作。該項目地處高寒山區,溫差變化顯著,沿線地質條件復雜,施工環境極為艱苦。項目主要以橋梁建設為主,其中,混凝土橋墩最高達98.93米,鋼箱梁最大跨度為65米,混凝土設計量接近25萬立方米。他嚴把質量關,通過多次精確檢測和細致分析,嚴格控制水泥、粉煤灰的質量,提高了混凝土的強度與耐久性。原材料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整個項目的質量與安全。王誠深知肩上責任重大,他對待每一批進場的原材料都像對待精美的藝術品一樣,以認真、科學、公正,嚴謹的態度面對每一次檢測,不容半點馬虎。
試驗檢測工作,在外行看來沒有什么技術要求,也沒有什么可操作的技能,然而試驗人員每天重復著稱量、檢測、配比、制件、養護等檢測工作,長時間下來會感覺枯燥又乏味。但王誠卻不這么認為,按部就班制定好自己的工作計劃,逐步推進。在試驗檢測過程中,他始終秉持著精益求精的態度,對每個數據的來源、每次試驗的結果都保證精準無誤。他常說:“原材料是工程的基石,只有把好第一道關,才能確保后續工程的質量。”在一批天然砂進場時,初看外觀似乎沒有問題,在進行顆粒分析及含泥量檢測時,王誠發現該批天然砂顆粒分析不符合規范要求且含泥量超標。他沒有絲毫猶豫,牢記“工程質量容不得半點通融,今天的小疏忽可能會成為明天的大隱患”,立即要求將這批天然砂退場。正因這種嚴謹的態度,他所負責的原材料檢測工作從未出現過任何質量問題,既保證了質量,也杜絕了供貨商的僥幸心理。
2025年5月,王誠憑借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操作技能,在三公司舉辦的2025年“工匠杯”試驗員職業技能競賽中榮獲職業技能競賽第二名。同時在2025年7月的“中鐵一局杯”試驗技能競賽中,榮獲“技術能手”稱號。這些榮譽不僅是對他個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對他多年來辛勤付出的最好見證。
在工作上,他技術過硬;在生活中,他樂于助人。王誠經常和同仁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和檢測技巧,幫助年輕員工快速成長。在他的帶領下,試驗室形成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和嚴謹的工作作風。
從初出校園的青澀學子到技術精湛的試驗室主管,王誠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工匠精神的內涵。他以匠心守質量,以實干筑根基,在G577精伊線SG3標段項目的建設中發光發熱。相信在未來的道路上,有更多機遇等著他。

工作中的王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