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干正當時|開局即沖刺 滬蘇錫常城際鐵路以加速度為軌道上的長三角再注新動力
金秋十月,中鐵一局滬蘇錫常城際鐵路SG1標建設全速推進。作為長三角多層次軌道交通網絡的關鍵一環,項目正以"加速度"勾勒出滬蘇錫常同城化的交通脈絡。
9月初,隨著項目紅線用地批復正式落地,項目建設瓶頸全面破除。項目團隊迅速吹響“大干快上”的沖鋒號,施工現場機械轟鳴、人員集結,掀起搶工期、保安全、抓進度的建設熱潮,以實干姿態推動項目從“藍圖”加速邁向“實景”。
錨定節點搶開局,建設現場“火力全開”
項目紅線用地文件批復后,項目立即召開“大干快上”動員大會。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倒排工期計劃,將建設任務細化為“日進度清單”,明確分工,做到每項工作有人抓,人人肩上有指標,明確責任到人、考核到崗,嚴格落實網格化管理。施工現場迅速呈現“多點開花、全線推進”的繁忙景象:22臺水泥攪拌樁機,9臺反循環鉆機,2臺靜壓樁機,16臺挖掘機同步作業,300余名建設者分成7個作業班組,實行“兩班倒”24小時連續施工,項目累計完成水泥攪拌樁407326米,管樁44395米,橋梁樁基293根,十八港路站樁基51根。
協同聯動破難題,保障體系“高效運轉”
“以前怕用地手續卡殼,現在紅線批了,我們心里有底,干勁更足了!”現場施工副經理表示,目前項目已完成總工程量的15%,預計下月將進入橋梁段承臺、墩身,車輛段涵洞、路基填筑等關鍵施工階段。
為確保“大干”期間各項資源精準供應,項目建立多方聯動機制:加強屬地政府協調溝通機制,優先辦理夜間施工許可、渣土運輸及用地等手續批復等;供電部門提前完成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架設,保障大型設備穩定運行;材料供應方面,提前籌劃備料,保障物資材料滿足現場大干施工需求。
在技術保障上,項目引入先進的信息化技術對施工過程進行監控,實時掌握施工動態、技術指標等;質量監督小組實行“旁站式”監管,對每一道工序進行全過程檢測,確保“大干”不“蠻干”、進度質量“雙達標”。
“抓進度、保工期,決不能以犧牲安全質量為代價。”這是安全質量總監的口頭禪。為確保安全質量管理受控,項目從源頭上抓起,從思想上抓起,常態化開展安全質量教育,狠抓工程重點控制部位,加大整改力度,對安全質量進行全方位管理。
錨定目標謀長遠,項目建成“賦能未來”
滬蘇錫常城際鐵路作為區域發展、民生改善的重點工程,是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關鍵環節,旨在暢通長三角鐵路大動脈,助力太倉“5+1”軌道交通體系,打造門戶型交通樞紐,提升沿線城市的能級和地位,推動區域在產業、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加速長三角一體化進程,進一步突顯太倉“上海下一站、下一站上海”的城市標識。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目前,滬蘇錫常項目全體建設者正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緊迫感,向著年度施工任務目標全力沖刺,全體員工干勁十足、不畏艱險、奮勇拼搏,為全面完成施工目標而奮斗。

車輛段路基工程地基處理

車輛段水泥攪拌樁施工

十八港路站-省界區間橋梁承臺標準化施工

現場作業
